新能源整车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第一,未来3至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加速增长期。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两批补贴试点城市的推广目标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有望超 100%。第二,国内主要车企已开发出性能较好,可满足城市内日常上下班需求的产品,算上补贴后,部分产品的价格劣势已明显减小,对消费者拥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三,需求端上,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公共领域比较成功的试验运行,未来私人消费市场的打开将指日可待。第四,区域市场上,从推广目标、“黄标车”淘汰计划、补贴政策与区域政治因素来看,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普及力度与速度均有望超过其他地区。
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万辆)

充换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必备配套装置,是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环节:
从现有存量看,京津冀地区总体走在前列,新增规划方面,预计京津冀地区 14-15 年将投建充换电站282 座,与长三角地区持平,与珠三角相差较大,充换电桩数量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从市场空间看,京津冀地区充换电设施的总投资将撬动 20亿元市场规模,领先于长三角地区10亿元的市场空间,较珠三角地区的30亿元有较大差距,而京津冀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却是三地之首,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备配套设施,京津冀地区充换电设施建设未来存在超预期可能 。

新能源车将翻开锂电池发展的新篇章:
受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预计2013~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并于 2018年达到160亿美元。虽然,短期新能源车对锂电池产业链拉动有限,电动自行车以及 3C等电子产品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完善、技术的进步以及电池成本的降低,新能源车必将带动锂电池产业链走向新的高潮。
